所在位置:首页 > 工作动态 > 党风政风 > 正文

醇香传世承廉韵 横山腐乳颂清风

作者:张天爽
来源:四塘镇纪委
摘要:横山村,因“腐乳宰相”而闻名,因廉吏文化而厚重,如今正以醇香之味与清廉之魂,书写着传统与现代交融的传奇。

  在广西桂林临桂区四塘镇横山村,一座古朴的村落静卧于狮峰山下,这里不仅孕育了清代名臣陈宏谋的清廉风骨,更以一方豆腐乳传承了三百余年的匠心与正气。横山村,因“腐乳宰相”而闻名,因廉吏文化而厚重,如今正以醇香之味与清廉之魂,书写着传统与现代交融的传奇。

  廉吏风骨:一青二白,不贪为宝

  陈宏谋(1696—1771),字汝咨,号榕门,自幼家境贫寒却志存高远,以“必为世上不可少之人,为世人不能作之事”为座右铭。他宦海浮沉48载,历12省、任21职,官至东阁大学士,却始终以清廉为本。拒砚明志:面对官员以价值百两的“哈气成水”砚台行贿,他笑言“京城水贱,一担一文”,断然拒之。三劾贪官:任云南布政使时,他冒降职风险,三次弹劾虚报田亩、盘剥百姓的广西巡抚金鉷,终为百姓免除苛税。以俭养廉:七十寿辰时,家人违其意摆宴唱戏,他痛斥“若修桥铺路岂不更有益”,并以几束面条作寿礼,彰显“官到能贫乃是清”的品格。

  陈宏谋的清廉,不仅在于拒腐,更在于为民。他凿井引水、广设义学、解海禁救饥荒,足迹所至皆以民生为先,被《清史稿》誉为“大儒之效”的典范。

  腐乳匠心:一方风味,百年传承

  横山豆腐乳,始于陈氏家族的家常小食,因陈宏谋而名扬天下。贡品渊源:乾隆南巡时,陈宏谋以家乡腐乳佐粥进献,乾隆赞其“鲜辣爽口”,横山腐乳自此成为贡品,得名“宰相腐乳”。工艺非遗:以村中四方井甘泉磨浆,经天然发酵、秘制卤料腌制,成就“色泽金黄、绵柔醇厚”的独特风味。2008年,横山腐乳制作工艺入选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。产业富民:从家庭作坊到规模生产,横山村现有10余家正规企业,年产腐乳超700万瓶,产值达3000万元,产品远销东南亚,成为村民致富的“黄金产业”。

  廉韵入食:文化铸魂,产业生金

  横山村将陈宏谋的勤廉精神与腐乳文化深度融合,打造“清廉+产业”的特色名片。以食喻廉:腐乳的“一清二白”恰似陈宏谋青蔬配腐乳的饮食日常,成为廉洁文化的味觉符号。文旅融合:村中陈氏宗祠保存乾隆御赐诗刻,榕门中学旧址见证教育传承,游客可在此品味腐乳、感悟廉史,体验“舌尖上的清风”。家风绵长:陈氏家族“五代连科”,培育出“三元及第”陈继昌等26名举人,清廉家风与重教传统至今影响深远。

  横山村的故事,是清廉文化与乡土风物的交响。一块腐乳,承载着陈宏谋“耐烦琐事、心系苍生”的为官之道;一口醇香,延续着横山人“匠心守正、产业报国”的初心。今日的横山,正以腐乳为媒,让廉吏精神穿越时空,滋养新时代的清风正气。

  品横山腐乳,传清廉之风——这里,不仅是味蕾的故乡,更是精神的沃土。

临桂区总工会赴临桂区廉政文化展览馆参观学习
临桂区检察院:廉洁谈话 系好干警履职扣子
清廉桂林
点击进入清廉桂林主站
清廉桂林 微信
清廉桂林 官方微博
^返回顶部^